自2017年1月9日**批微信小程序上線,時至今日小程序已經擁有幾億日活躍量。小程序堪稱是互聯網產品的一次革新,改變人們使用互聯網的方式。從我們熟知的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到百度智能小程序、QQ小程序、淘寶輕店鋪、頭條小程序、抖音小程序等,眾多大佬也積極布局小程序。
之所以小程序如此受消費者的青睞,和其更方便、簡捷、直接、輕松、自由,更符合人性離不開關系。目前來看小程序大致分為:電商購物、游戲、視頻、生活服務和內容資訊。在電商分類中,如拼多多和京東購物、每日優鮮等。據不完全了解:5月份每日優鮮用戶月活量突破了2500萬大關,其中又有近1600萬都是來自微信端的小程序,可見小程序的影響之大。
說到小程序,不得不提下另外一款火爆上海的小程序-支付寶“垃圾分類指南”。7月1日,垃圾分類在上海正式實施,據了解,實施一周上海城管已開出罰單190張。而這款小程序上線解救了“你是什么垃圾”問題備受折磨的上海人民。據不完全統計,這款小程序可以給數千種垃圾精確分類,為上海各個小區提供一鍵查詢服務。一夜之間,垃圾分類小程序覆蓋了全上海市超過150萬的用戶,甚是火爆。
小程序的宗旨就是即用即走、輕量化,并提供了豐富的推廣裂變場景。我們先來看小程序直接帶來的好處是什么。
其一,方便。舉個例子,我們到飯店吃飯,以前是服務員帶著菜單站在客人邊上等客人點菜。現在只需要在桌子上粘貼一個微信小程序,客人自主點菜,完成以后直接提交,廚房收到訂單以后直接制作即可。這樣既可節省大量服務人員的勞動力,客人也減少了用餐等待時間;
其二,傳播快。我們經常在微信群或微信好友間看到對方分享的小程序,其實這就是一種非常方便快捷的傳播,輕輕一轉就實現了傳播。
其三,小程序流量兌現及裂變。公眾號+小程序,吸粉;社群+小程序,作用戶畫像,找準高質量精準人群并運營;APP+小程序,用戶分層,并針對分層用戶定制不同的需求;其他途徑+小程序,建立用戶強關聯,讓用戶粘性增強。
就目前來看,小程序前景可觀,并且能實現流量變現、獲客。不過小程序從前期開發、推廣到后期應用都是一個專業的過程,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物力、人力。
小程序就是一套自己的系統,從調研到產品成熟上線,也是需要一整套完整的軟件開發流程。首先,企業得思考一下自己的企業是否有能力開發小程序?是否具有小程序所載具體業務的調研設計能力?企業內的開發團隊是否具備開發小程序的能力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真是想想都腦殼痛!
并且開發小程序涉及到開發成本、周期成本等相應的費用。如果本身不具備開發能力,或者開發周期太長而延誤商機,這是十分不劃算的。如果組建新的開發團隊,還相應的人員成本、包括學習周期成本及隱性失敗成本等等。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琉璃還是建議企業將其外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