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東師范大學教師發展學院和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與教育創新論壇暨首屆AI教學創新案例大賽優秀案例展示活動”日前舉行。
華東師大教師發展學院院長閆寒冰表示,智能技術正引發教育組織和服務模式的深刻變革,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日趨豐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當重新審視,在當前這個時代我們“做了什么”,“如何做”,以及“為何做”。2022年華東師范大學教師發展學院與英特爾合作推出了面向教師的“智能教育素養提升”系列課程,今年啟動組織了首屆AI教學創新案例大賽,鼓勵一線教師積極開展AI教學創新實踐,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賦能的未來人才培養新路徑。
在主旨報告環節,5位專家圍繞“AI將如何賦能教育創新”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挑戰”兩個主題展開討論。華東師大終身教授祝智庭分享的主題為《AIGC技術賦能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提出智能時代必須發展高意識學習,關注并發揮學習者的主體性,重視思維技能培養在教育中的關鍵作用,將“技能**,知識第二”作為新時代高質量教育的新路徑,并構建人機共善的數字德育體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曹培杰分享的主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學習方式變革》,提出要重新改變教與學之間的關系,甚至重構教育的體系、結構和模式,重點體現在“AI賦能精準學習”“AI賦能流程再造”“AI賦能場景重構”三個方面。
首屆“AI教學創新案例大賽”共收到來自中國和新加坡近百份參賽案例,共評選出AI教學應用(用AI教)和AI課程教學(教AI)兩類獲獎案例55個。華東師大教授李鋒、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高級教師朱浩斌、閔行區教育學院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劉太如分別對案例進行點評。
華東師大教師發展學院副院長魏非表示,本次參賽案例成果充分展現了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適用性,體現了教師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自我提升和創新的決心。
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