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垃圾收運處置是建筑垃圾治理的重要一環,與市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近期,東莞以茶山、道滘、松山湖、洪梅、東城、虎門等鎮街為試點,探索建立源頭分類、臨時貯存、規范運輸、環保處置的全過程閉環監管體系,并鼓勵其他鎮街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模式,標志著東莞市裝修垃圾全鏈條治理工作邁入快車道。
茶山鎮組織召開裝修垃圾規范化收運處置工作動員會
重布局 一體化推進全鏈條治理
在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指導下,茶山鎮多部門近期聯合印發《茶山鎮建筑垃圾規范化收運處置工作方案》,并于11月11日召開動員會。會議詳細解讀上述方案,要求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小區物業要緊扣目標任務、抓好統籌落實,全力推動裝修垃圾規范化收運處置工作開展。
據介紹,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參與、全民共建”的思路,茶山鎮重點布局裝修垃圾全鏈條收運體系,并配套落實有關工作機制,多部門共同推動裝修垃圾收運處置閉環監管。
在收運體系建設方面,茶山鎮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各村(社區)、小區物業設置裝修垃圾臨時堆放點或可移動式收集箱,引導推動轄區內資源化利用企業前移服務,11月17日前完成小區和村(社區)**輪可移動式收集箱投放工作。同時,依托小區物業和村(社區)建立管理責任人制度,對收集箱周邊環境衛生、接收(轉運)管理臺賬、安全生產等進行日常管理。
在末端處置方面,為做好前端收運和終端處置無縫銜接,茶山鎮推動轄區兩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廠充分參與治理工作。其中,茶山鎮固廢處理中心用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年處理建筑垃圾可達100萬噸,基本滿足茶山區域范圍內建筑垃圾的集中處置并實現資源化利用。
茶山鎮固廢處理中心
建機制 多方聯動全流程管理
根據茶山鎮有關方案要求,裝修垃圾要按照“源頭分類、定點投放”的要求進行投放。廢棄的混凝土、砂漿、石材、磚瓦和陶瓷等,投放至指定的裝修垃圾臨時暫存點或可移動式裝修垃圾收集箱。廢棄的金屬、紙皮、木料、塑料和玻璃等應捆扎或袋裝,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投放點。廢棄的涂料、膠管和油漆等有害垃圾,塑料包裝紙(膜)、泡沫等其他垃圾,應按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求投放至指定投放點。
在機制建設方面,茶山鎮充分發揮村(社區)、物業的作用,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在城管、住建等部門的指導下,村(社區)和物業引導村民、業主按照裝修垃圾排放流程和指引,嚴格落實排放、清運申請,建好工作臺賬,從源頭上進行管控,嚴格實行臺賬管理,確保裝修垃圾種類、數量、流向可追溯、可查詢。
同時,城管部門強化全流程管理,定期收集各村(社區)、小區裝修垃圾清運相關臺賬,對排放情況進行通報,對零排放等異常情況重點關注。城管、公安、交通等多部門對非法排放、非法運輸、非法傾倒等行動開展聯合查處。
茶山鎮固廢處理中心
市民可用兩種方式處理裝修垃圾
據茶山城管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茶山鎮市民下來處理裝修垃圾,可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
方式1:群眾向村(社區)委會或小區物業提出裝修垃圾投放申請,村(社區)委會或小區物業與群眾簽訂《裝修垃圾處理備案登記表》《裝修垃圾規范處置告知書》,給群眾發放《裝修垃圾排放登記卡》,由群眾張貼至施工現場出入口或顯眼位置后便可以施工。村(社區)委會或小區物業引導群眾與有資質的資源化利用廠簽訂清運協議,再指引群眾將裝修垃圾投放到指定收集點(或收集箱)。村(社區)委會或小區物業定期聯系處置公司上門收運,處置公司提供處置聯單給村(社區)委會或小區物業存檔備查。
方式2:群眾自行聯系有處置資質的資源化利用廠或第三方清運平臺,簽訂清運協議,持協議向屬地村(社區)委會或小區物業備案。村(社區)委會或小區物業與群眾簽訂《裝修垃圾規范處置告知書》,發放《裝修垃圾排放登記卡》,由群眾張貼至施工現場出入口或顯眼位置,開始施工作業,并做好裝修垃圾轉移臺賬記錄。待施工完成后,群眾將處置公司所接收聯單等臺賬交到村(社區)或小區物業存檔備查。
茶山城管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市民積極參與,接下來各有關部門、各村(社區)委會將深入各小區、村(社區)聚居點,大力開展宣教活動,普及裝修垃圾分類處置知識,宣傳裝修垃圾亂堆放、亂傾倒的危害性,引導群眾主動依規處置裝修垃圾。
據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讓市民更便捷清理裝修垃圾,正在積極探索數字賦能“智”管理,具體為依托“一鍵找城管”小程序,開發“裝修垃圾一鍵清運”功能模塊,公布全市31家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廠聯系方式、收費價格等,方便群眾進行聯絡。
除茶山鎮外,道滘、松山湖、洪梅、東城、虎門等鎮街近期結合本地實際,抓緊布局裝修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試點工作同步有序推進中。東莞城管將及時跟進總結試點工作情況,進一步推動構建全市裝修垃圾全鏈條閉環監管體系。
文、圖 | 記者 秦小輝 通訊員 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