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何珊珊
時至今日,大模型已爆火兩年,圍繞大模型行業的討論也已經從技術迭代轉向實際應用落地轉變。
11 月 12 日,備受矚目的百度世界大會在上海舉辦,多位百度高管出現在大會現場,帶來關于 AI 技術應用的新進展與新觀點。此外,大會還設置了超過 5000 平方米的 AI 應用小鎮,全方位展示 AI 原生應用的新突破。
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公布了基于文心大模型的 100 大產業應用,涵蓋了制造、能源、交通、政務、金融、汽車、教育、互聯網等眾多行業,同時公布兩項重量級 AI 新成果:檢索增強的文生圖技術(iRAG)和無代碼工具 " 秒噠 "。
2021 年,李彥宏曾在《致股東信》中提到,"10 年前,我們意識到,人工智能技術智能已經成熟到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我們大舉投入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期待用技術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 而 " 用技術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 " 這句話,也常年寫在百度的員工工牌與園區 slogan 當中。
今天,李彥宏再次 " 回顧 " 了百度投入人工智能的初心。據他現場介紹," 秒噠 " 根本不需要用戶能看懂代碼。通過自然語言交互,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一整套系統的搭建,還可以做任意場景下的各種應用。
同時,李彥宏現場表示:" 百度不是要推出一個‘超級應用’,而是要不斷地幫助更多人、更多企業打造出數百萬‘超級有用’的應用。一個只靠想法就能賺錢的時代來了。"
最新工具 " 秒噠 ",不寫代碼也能開發應用
自百度 2013 年成立深度學習實驗室,已在 AI 之路探索十年。2023 年,AI 大模型熱潮席卷全球,作為國內互聯網公司中的 AI 先行者,百度率先推出文心一言。
過去一年多來,從 OpenAI 的 ChatGPT,到百度的文心一言,再到谷歌推出 Gemini,盡管各方都在積極探索基于大模型的超級應用,但真正意義上的超級應用尚未出現。
今年 5 月份,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調用量達到 2 億次。彼時李彥宏曾預計:一年內能增長到 20 億次,就算成功。然而,時隔僅半年時間,李彥宏在今天的世界大會上透露,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調用量已經超過 15 億,相比一年前首次披露的 5000 萬次,增長了近 30 倍,調用量已接近預期目標,這是一條非常陡峭的增長曲線。快速增長的曲線不僅超出了李彥宏的預期,也代表了過去兩年中國大模型應用的爆發。
近日,沙利文發布的報告《2024 年全球 AI 生態全景概覽》顯示,在全球 AI 生態全景中,百度與谷歌、OpenAI 位于 AI-Native Giant 同一象限。
站在當下,李彥宏提到,超級應用遲遲未現引發了一些人的質疑,認為當前的大模型狂熱或許只是一場泡沫。但他在演講中指出,過去 24 個月,AI 行業發生了重大變革,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是大模型基本消除了幻覺。
他強調,消除幻覺是開發基于大模型應用的關鍵一步,如果模型總是 "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就無法贏得用戶的信賴。為了解決大模型在圖片生成上的幻覺問題,百度推出了文心 iRAG 技術。該技術將百度搜索的億級圖片資源與強大的基礎模型能力相結合,極大提升了圖片生成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也讓圖片去掉了機器味兒。李彥宏表示,文心 iRAG 的發布,將推動 AI 技術在圖像創作、設計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創意行業的企業和個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創作便利和商業價值。
會上,李彥宏還發布了無代碼工具 " 秒噠 "。這款工具旨在讓每個人都擁有程序員的能力,無需編寫復雜的代碼,就能快速開發出各種實用的 AI 應用。李彥宏認為," 秒噠 " 的推出將極大降低 AI 應用的開發門檻,吸引更多的非專業人士參與到 AI 應用的開發中來,讓每個人都擁有程序員的能力,無需編寫復雜的代碼,就能快速開發出各種實用的 AI 應用,從而推動 AI 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落地。
" 智力外掛 " 成 AI 應用最主流
智能體更像人類的 " 智力外掛 "。
對于智能體與 AI 大模型的關系,招商銀行數字金融發展辦公室主任高旭磊今年曾對外表示," 大模型即使再聰明,也無法直接作用于物理世界。智能體的出現,讓大模型長出了‘手腳’,是 AI 連接物理世界‘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適配工具。"
企業智能創新及 AI 場景孵化落地的咨詢公司 Rolling AI 合伙人陳羽洲也曾對媒體介紹:" 在面對不同領域、不同企業時,由于每家公司都會擁有不同的產品、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等背景,AI 大模型并不具備直接應用的能力。" 換言之,企業只有開發屬于自己的智能體,才能真正運用 AI 之力。
今年以來,智能體儼然成為中國 AI 大模型領域的研究新焦點。百度、字節、騰訊等公司紛紛基于自身 AI 大模型發布智能體平臺,為開發者、創作者提供更為便捷的操作應用路徑。在今年的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產業發展主論壇上,李彥宏也明確表示自己未來最看好的 AI 應用方向是 " 智能體 "。
今天,李彥宏現場透露,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已經吸引了 15 萬家企業和 80 萬名開發者參與。此外,文心智能體平臺的 TOP100 智能體是基于智能體的分發量、平均對話輪次、用戶喜愛度等指標綜合遴選出,有角色背景,例如農民院士智能體、工具類、行業類等智能體,是更有職場、情感、娛樂等類型的智能體,為各行各業提供了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李彥宏表示,智能體可以利用大模型的理解、生成、邏輯、記憶四大能力和檢索增強能力,快速從網上獲取最新、最準確的消息,并在一秒內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這種智能化的交互方式將大幅提升企業的營銷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未來,公司官方智能體很可能將替代官網,成為最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界面。" 李彥宏說道。
從企業側效果來看,比亞迪官方智能體上線后,銷售線索轉化率提升了 119%。同時,智能體對個體用戶的創意實現也具有無限可能。李彥宏提到,在百度的文心智能體平臺上,甚至已經有 11 歲的小學生在創造智能體,并通過搜索等渠道進行分發。
他認為,智能體不僅具有低門檻、易上手的特點,而且天花板足夠高,可以做出功能非常強大的應用,多個智能體的協作還可以解決更加復雜的問題。
不過,李彥宏表示,百度不是要推出一個 " 超級應用 ",是要打造數百萬 " 超級有用 " 的應用,今天發布大模型的 100 大產業應用,涵蓋了制造、能源、交通、政務、金融、汽車、教育、互聯網等眾多行業,百度希望與更多合作伙伴和客戶一起推動智能產業生態的建設,共同來加速國家 " 人工智能 +" 行動計劃的落地。
在談到 AI 應用的未來時,李彥宏進一步表示,智能體將是 AI 應用的最主流形態,AI 應用即將迎來群星閃耀的時刻。
最后,李彥宏提到," 我是軟件工程師出身,國外有一種說法叫‘軟件吞噬世界’。但我認為,這個世界不應該被吞噬,而應該被創造。AI 時代,應用創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