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碰瓷 "ChatGPT,不足 5 人團隊僅廣告費月入 10 萬元
作者/ IT 時報記者 毛宇
編輯/ 錢立富 孫妍
ChatGPT 出圈大半年,國內 " 撈金者 " 眾多。
互聯網大廠正埋頭苦干研發自己的大語言模型,但與此同時,一些應用商店內卻是魚龍混雜,高仿 AI 應用在大肆撈金。各式各樣的 " 人工智能平臺 ""AI 寫作應用 " 依靠 " 免費次數已體驗完,后續請充值使用 " 等套路引用戶上鉤。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造福人類的同時,一些陰暗面也顯現出來,AI 應用的信任危機在蔓延。
" 余額不足,請充值 "
無論是安卓版還是 iOS 版,ChatGPT App 的功能都和網頁版類似。但與網頁版 GPT 相比,官方 App 的發布無疑可以讓更多人更方便接觸和使用 ChatGPT。
據官方消息,OpenAI 并沒有在中國大陸提供有關 ChatGPT 的服務,也沒有設立相應的公司運營 ChatGPT。但這并不妨礙山寨 App 在一些應用商店內 " 招搖撞騙 "。
與此同時,另一款應用 AI Chat 在記者剛進入頁面之時,便彈出 " 解鎖軟件所有功能 ""28 元一季度 "" 評價免費試用 " 等字樣。記者打開該應用所在蘋果商店內評論區,已有近 3.1 萬次評論,且很多評論并未顯示有效信息。除上述應用外,一款名為 "ChatGTP" 的應用則在蘋果商店 " 以假亂真 ",應用圖標與正版 ChatGPT 僅顏色有差異,并且簡介標注 " 官方中文版 AI 聊天機器人 "。其 529 條評論中大多為差評," 我連郵箱都未綁定就提示我扣款成功了 "" 購買后依舊顯示我非會員,聯系客服稱我未綁定郵箱無法退款 "" 只是點了一下月度會員就提示扣款成功,扣款后仍不能正常使用 " 等陳述性評價,這款軟件的評分也僅為 2 分。
為此,《IT 時報》記者致電蘋果商店官方客服??头藛T告訴記者:"境外應用如未在中國境內上架,蘋果商店是搜索不到的。" 記者再次提問客服,蘋果商店內與 ChatGPT 容易混淆的相關應用是如何審核上架的?客服則告知會將該問題向上反饋,同時也做出提醒:" 可通過‘設置 -Apple ID- 訂閱’來確認是否發生付費行為,如發現自動付費可及時關閉。"
就在 7 月 31 日,蘋果商店宣布對中國區大量提供 ChatGPT 服務的應用進行集中下架。在面向應用開發者給出的回復中,蘋果官方表示相關應用包含非法內容,深度合成技術提供者必須滿足在中國的運營許可要求,包括從工信部獲得許可證,而上述應用與 ChatGPT 相關,但并未取得許可證。
此前,支付寶安全中心已發布安全提示稱," 不法分子借 ChatGPT 熱度,在網上發布注冊 ChatGPT 賬號服務和山寨版 ChatGPT 應用,并非法牟利。如以免費試用為噱頭,吸引用戶注冊使用后,再按次數收費或者收取會員費等。"應用背后的中外 " 大廠 "
不僅蘋果商店,各種真假難辨的 AI 應用也在其他社交平臺蔓延。
互聯網從業者娜娜(化名)在工作之余經營著自己的線下品牌,由于職業敏感度,娜娜在 ChatGPT 橫空出世之時,便嗅到了商機。" 受 ChatGPT 的啟發,年初我們品牌也上線了一個 AI 小程序。" 娜娜告訴《IT 時報》記者,目前該款小程序還未達盈利階段,僅作為線上福利去吸引及維系線下客戶。而小程序的另一端,接入的便是國內某廠的大模型。
" 事實上國內大廠都未能復現一模一樣的 ChatGPT,其中所耗費的成本、時間及人力也非小公司所能承擔,因此市面上大部分 AI 產品都是接入大廠的大語言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又或是直接接入 ChatGPT。" 娜娜表示,直接接入現有大模型將大大節省成本和人力。而她的店鋪小程序接入的為國內某廠大模型而非 ChatGPT,初版制作僅用時兩周,幕后開發人員為 2 人,審核至上線用時不到 3 天。
不久前落地實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對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向境內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國家網信部門應當通知有關機構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予以處置。
" 初審我們僅將小程序作為應用工具去提交,并未將其與 ChatGPT 掛鉤。" 娜娜提到,如果作為 AI 小程序上線,微信官方平臺審核會相對嚴格,除了審核代碼中是否含未經用戶授權便調取用戶隱私數據的服務,還會再三核驗并與廠商確認小程序接入的是否為 ChatGPT,"因為國內應用接入 ChatGPT 屬于違規行為,但目前各大平臺并沒有十分嚴格的監管措施。我們還嘗試上架其他平臺,后者的審核更加寬松。"
《IT 時報》記者嘗試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 "ChatGPT",頁面提示 " 暫無小程序相關應用,可嘗試更換搜索詞 "。記者重新搜索 "AI 寫作 ",彈出來的相關小程序超過 30 個,但無法從字面及樣式上判斷是否為合格的 AI 應用。記者隨機選擇一款體驗三次后便顯示需要 " 充值 19.9 元成為會員 " 方可使用。
記者撥通該小程序廠商客服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小程序接入的確實為 ChatGPT,但在接入的基礎上,開發人員又植入更加多元化的文案模板,所以文案會比原有的大語言模型更為精細。但工作人員提醒,如需購買會員盡量于當天完成," 次日小程序將因模板更新而收費翻倍。" 對于如何通過平臺審核,該名工作人員則未給到相關解釋。除了會員收費,還有廣告
" 目前 AI 小程序及應用的盈利方式除了會員收費外,接廣告也能夠達到短期盈利的效果。" 小程序開發從業者程天告訴《IT 時報》記者。
"貼片廣告或視頻廣告現在比較普遍,我身邊就有不足 5 人的開發團隊在做 AI 小程序,一個月的廣告收入預估能達 10 萬元。除此之外,市面上比較普遍的做法是會員充值,每天給用戶免費對話次數是 5 次或者 10 次,在 ChatGPT 從 3.0 升級至 4.0 后,可能提供給用戶的免費使用機會僅有 3 次,因為 4.0 本身也限制了廠商的使用次數。" 程天提到,積少成多的廣告及會員收益已遠超應用背后的運營成本," 因為是生成式對話應用,除非想拓展積分體系或培訓等其他定制盈利方式,否則是不太需要專人去運營的。"
媒體公開資料顯示,接入 ChatGPT 也并非難事。如需接入正版 ChatGPT 的 AI 語言模型,則需國外、國內兩臺服務器,通過境外服務器調用 ChatGPT 接口,返回給國內服務器,該方式成本高、使用體驗好。但就國內各平臺應用的體驗效果來看,不少 App 接入的僅為能力有限的大模型,表達能力有限,但開發成本更低。
競爭十分激烈的 AI 賽道," 撈金 " 故事遠沒有止步。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ChatGreat 微信 SensorTower 東方 IC
來源/《IT 時報》公眾號 vittimes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