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小生意
廣東經營主體總量突破1800萬戶,位列全國**!當中,既有大中型企業,亦有“小生意”——小微企和個體工商戶,他們共同構筑了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數字經濟創造的新業態、新模式,催生了許多新機遇。眾多小生意緊抓數字商機,努力打拼、頑強生長。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上線“韌性小生意”欄目,傾聽小店店主的成長故事,記錄小生意的努力向前。
他們,濃縮了廣東經濟的韌性,是億萬“凡人”的堅持。小而美、盡精微,我們相信,這就是廣東力量!
第八期,寫代碼賺錢的大學生,如何走出創業新天地。
團隊成員從個位數擴充至60余人;業務范圍由軟硬件開發板塊,逐步拓展至人工智能、教育板塊;2023年復購率高達90%……2020年,還是大學生的梁立名與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開發小程序等業務,此后創立了一家軟件公司。2023年全年,公司軟硬件開發板塊的營業額已突破百萬。
“創業期間踩過坑、熬過夜,非常慶幸一路上遇到很多優秀的合伙人”,展望未來,梁立名信心滿滿:“我相信中國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年輕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
大二寫10萬行代碼賺5萬元
創業遇優秀合伙人逆轉困局
還在大學二年級時,梁立名在學校門口遇到了**位客戶,對方急需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幫忙開發小程序,梁立名恰好就讀于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便毛遂自薦,從UI設計到前端、后端,一共寫了10萬多行代碼,做完項目后,拿到了約5萬元酬金,這成為他選擇計算機行業創業的契機。
此后,梁立名正式開啟創業計劃,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寫代碼,創辦了軟件公司。創業初期,只有四五位成員,隨著項目越做越多,團隊逐漸有了雛形。目前,公司人員已擴充至60余人。業務范圍也由起家的軟硬件開發板塊,逐步拓展至人工智能板塊、教育板塊。
“軟硬件開發方面,我們提供一條龍服務,不僅包括前端、后端,還有后續的運維。目前,新擴張的人工智能和教育兩個板塊也在不斷的完善升級中。”梁立名介紹公司的整體情況時表示,在創業初期,公司業務比較偏向傳統的軟硬件開發,團隊只有四五位成員,大家一起踩過坑、熬過夜。隨著經驗的積累,人員配置逐步完善,業務范圍也不再是單一的軟件產品。
梁立名認為創業經歷中最大的轉折點,是遇到了不少優秀的合伙人,比如技術合伙人黃梓浩,在創業初期為完成項目通宵達旦寫代碼;教育板塊合伙人謝凱航,為企業經營提供了專業指導。
“初創型企業所遇到的所有的困難,我們都遇到過,包括人員問題、技術問題、市場問題、客戶的不確定性問題等。”回憶公司成立以來的歷程,教育板塊合伙人謝凱航說:“憑借著良好的技術和穩定的團隊,后續都能迎刃而解。”
從左到右依次為黃梓浩、梁立名、謝凱航。
互聯網行業去年率先回暖
公司營收呈現較高增長
2023年,互聯網是最先復蘇回暖的行業之一。技術合伙人黃梓浩分析公司的經營情況表示,前兩年恰逢新冠疫情,導致很多公司遇到困難,經濟狀況不佳,這使得公司能拿到的訂單量也不會多。但2023年,公司的營收呈現出較高的增長趨勢,以軟硬件開發板塊為例,2023年的營業額突破百萬。此外,憑借著精湛技術和優質服務,公司收獲了良好的口碑,2023年的復購率高達90%以上。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公司也經歷了不少坎坷,梁立名回憶道:“我們2023年本來還有一個大項目,前期談得非常好,但因為多重因素,最終還是沒能拿到項目,當時團隊為這個項目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已經配置好了技術人員,給出的工資比一些互聯網大廠還要高3倍。不過項目黃了之后,大家及時調整了心態,把精力放到爭取下一個機會上,最終2023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談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梁立名希望在新的一年,公司在AI和教育兩個新板塊能夠走上正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團隊成員正在奮戰。受訪者供圖
寫半天代碼現三秒完成
搶占AI新賽道已有收成
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上線僅2月,活躍用戶數便破億,成為抖音之后,全球用戶最快破億的APP。2023年以來,全國各地人工智能專項政策出臺密度明顯提速。廣東層面,《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的實施意見》印發,而深圳亦發布《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
“從國家到地方,均在大力推廣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公司也借此東風成為了百度的技術合作單位”,梁立名介紹道,“百度文心一言的底層框架是飛槳paddlepaddle,為深度學習提供技術支撐。加入百度的項目,我們也得到不少支持,比如AI方面的技術指導,AI峰會的門票等等。”
“曾經要寫半天的代碼,現在三秒鐘就能完成”,ChatGPT顛覆了梁立名對AI的認知。梁立名表示,從2022年11月之后,團隊花了很大精力研究AI如何賦能各個行業,目前已經和多家單位合作,具體應用場景包括AI制作推文、圖片、視頻智能剪輯等等。目前,公司AI板塊的業務已經開始產生經濟收益。
分析行業的發展歷程,梁立名表示:“互聯網2.0時代從2010年前后開始,于2013年左右達到頂峰。在當時,做小程序、H5開發等業務的利潤非常高,甚至有公司借此做到上市。但現在,整個行業正處于一個存量競爭的時代,越來越卷,所以我們正在調整業務轉型,開拓人工智能和教育板塊的業務。”
梁立名進一步分析道:“互聯網3.0時代已經到來,隨著區塊鏈、AR、VR等技術的成熟,我們這個時代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未來如果量子計算能夠成熟,很多行業都可能會被顛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緊扣時代的脈搏,用最前沿的技術去準確判斷市場未來的方向。目前來看,AI是一個很好的風口,所以我們正在全力以赴開辟AI新賽道。”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產業發展與變革的重要引擎之一,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撐,不過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我國對外依存度較高。教育板塊合伙人謝凱航認為,數字技術方面的很多理論來自于國外,擺在公司乃至整個行業面前最大的壓力,就是如何跟上數字經濟的先進技術,把控好每一個技術風口。目前整個行業的共同困境是如何突破教科書的信息、如何縮小和國外的差距,以及如何通過實踐找到運用這些技術的最佳的模式。
凡人微光
●從事這一行,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OpenAI顛覆了我對AI的認知,曾經要寫半天的代碼,現在三秒鐘就能完成,深層次的技術顛覆了人類的生活,我想下一次的科技革命,會帶來很大機遇,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創新,要在市場上有獨領風騷的產品,才能有一席之地。——梁立名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監制:戎明昌 劉江濤
策劃:王衛國 鄒瑩
統籌:凌慧珊 楊小旻
采寫/攝影:沈紅媛 實習生 何興如
設計:何欣 張許君 沈淑婷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