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hatGPT正在成為最備受矚目的人工智能程序。在各個行業之中,與ChatGPT結合的新概念層出不窮。
對于一項新出現的技術,專打信息差的知識付費領域當然也不能錯過這一潮流。關于ChatGPT的使用方法和各種趨勢預測,無疑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知識付費類型之一。無數“教你如何用ChatGPT賺錢”的課程、社群、資料在互聯網上流傳著。
這些付費課程都在教什么?打著“用ChatGPT致富”旗號的課程,真的能讓人賺到錢嗎?
懷著困惑和一點心動,我購買了一些熱門付費課程。
“跟上潮流”,然后呢?
在簡單地搜索后,我下載了某知識付費App,按照網上流傳的一份ChatGPT付費課程圈子名單,首先搜索了榜單上體量最大的一款——“粥左羅·ChatGPT AI變現圈”。它當前的售價為279元,介紹頁面上寫著:“原價599元,目前早鳥價,1萬人以后逐步隨人數漲價。”
懷著忐忑的心情,我點擊了“付費”,進入了這一付費社群。
進去瀏覽一段時間后,我有點茫然,所謂的“教學課程”幾乎都是一些觀念性的東西,作者都是粥左羅本人,包括對ChatGPT的簡單介紹,有關ChatGPT的國外新聞、應用場景。僅有的實操案例來自社群里其他成員的自發分享,包括用ChatGPT進行AI繪畫、做PPT、寫會議記錄。但這些幾乎都是ChatGPT的基礎應用場景。
在長篇大論的課程帖中,粥左羅不斷強化著“一定要跟上潮流,學會使用ChatGPT”的觀念。但我試圖了解到底怎么用它賺錢,卻發現自己并沒有學到什么能夠“變現”的具體方法。
這一社群目前的付費人數是11900人,意味著單靠這一門課程,粥左羅已經收入了超過330萬元。而以他的名字為品牌的其他課程還有不少,包括“個人爆發式成長課”“實戰寫作課”等。
我在網頁上搜索了一下“粥左羅”的名字,發現這位靠著做新媒體起家的“成功創業者”果然十分擅長輸出觀念和調動情緒,像這門付費課程的介紹頁上寫道:“早就是優勢!執行力!執行力!”“為了感謝大家的‘閉眼入’,我也要‘閉眼送’,加入課程的學員都送三門課!”
還好,279元的費用在72小時內可以退還,我迅速點擊了退課按鈕。
接著,我又搜索到一個售價為100元、名為“聰明賺錢社群by ChatGPT”的項目,在介紹頁面上,它簡單直接地寫著:“1. 社群獨家生財秘方;2. 一年必回本;3. 專家指導ChatGPT用法。”
由于被這個簡介清晰的描述吸引,我果斷購買了這一課程,結果再次傻眼了——所謂的“社群獨家生財秘方”,其實根本和ChatGPT毫無關系,都是一些網上流傳的低門檻的“薅羊毛”指南,比如在各種App拉人注冊新用戶、刷廣告賺取返現紅包、在微信群里轉發廣告……我再次責怪自己沒有擦亮雙眼。
最高效的賺錢方法,可能是賣課和賣賬號
經歷了兩次無效的嘗試后,我鼓起勇氣又購買了一門叫“玩賺ChatGPT”的課程,售價是299元。
這次的課程變得有跡可循了不少,包括認知課程、具體場景下的操作方法、一些作業以及賺錢經驗分享。
在第二節課中,我就迅速使用上了非官方版本的ChatGPT。由于國內用戶注冊賬號比較困難,這門課程的設計者專門開發了一個社群內部使用版本的ChatGPT網站。只不過沒過多久,這個網站就變得不太好用,常常會提示說“你的使用額度已經超過10萬字”,但我覺得自己并沒有使用這么多。
后續的課程里,依然教了AI繪畫、簡單的程序指令、短視頻文案的生成、寫一篇文章、制作PPT等應用場景。除此之外,還有ChatGPT的衍生工具,如何自建網站、如何把ChatGPT接入微信等程序操作。
到了我最關心的“變現案例”部分,大部分賺錢思路都是基于以上提到的應用場景。比如利用AI繪畫給解說類視頻配畫面,以此接一些市面上小型的剪輯單子,抑或是利用ChatGPT進行公文寫作,代寫論文、演講稿等。還有的則是先用軟件生成文案,再用文案生成視頻,最后把視頻投放到各個視頻平臺。不過,有人對此回復說,自己做過這樣的視頻,但播放量幾乎都是個位數。也有人把視頻投放到平臺時遭到了攔截,被系統提示“發布的視頻存在加工方式簡易的問題”。
其中,有人詳細地介紹了“如何打造一個虛擬的自媒體帶貨賬號”:“找一個容易賺錢的自媒體領域,比如穿搭,用ChatGPT生成大量的文案,然后制作一個AI數字人的形象。在賬號中發布圖文和視頻,然后批量發,在視頻左下角掛購物車帶貨。”類似的虛擬人賬號,如今的確已經在社交平臺批量出現。但只要看得多了,由于相似的風格和簡單的內容,它們很容易就能被識別出來。
除此之外,也有些賺錢案例的確是我未曾想到的。比如一部分人展示了自己買入的以人工智能產品為主要業務的公司的基金、股票;有人通過自己的賬號替他人付費提問,每個問題收費1元;也有人甚至直接把購買的付費課程轉手賣出去,自己做中間商賺個差價。
而與此同時,正是因為ChatGPT在國內注冊賬號使用尚有限制,“出售ChatGPT賬號”無疑成為了看上去最直接有效的賺錢方式。但這些所謂出售的賬號當中,有很多都是通過搭建一個ChatGPT的鏡像網站,再收月租費。
這一技術也在課程中有所傳授。在一篇經驗帖上,作者提到了“把ChatGPT接入微信收會員費”的方式:“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星球內課程的價值,我給你們找來了別的公司幫人把ChatGPT接入微信的價格表,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而且是按月收費、按次收費。微信小程序接入搭建、網站搭建、接入Siri,這些教程我們都發了,是不是你也可以做類似的生意?”
當然可以。但是這樣的變現方式,似乎和我當初想象的有點不一樣。如果這些是ChatGPT目前性價比最高的變現途徑,那么ChatGPT本身的價值,似乎成為了一種被架空的存在。
賺錢很難,那我們還能做什么?
社交平臺上,有人總結了作為普通人,如何用ChatGPT賺錢的搞笑版攻略:1. 蹭熱度;2. 制造失業恐慌;3. 突出ChatGPT的優越性;4. 教別人怎么利用ChatGPT賺錢。
坦白來說,我所購買的ChatGPT課程并不能粗暴地被總結為“智商稅”,畢竟它的確讓我從一個連賬號都沒有的小白,變成一個會使用ChatGPT完成各項基本操作的人。但這種程度的改變也確實可以通過一些免費的途徑實現,在視頻網站上,教你如何使用ChatGPT的視頻并不少。比如如何做鏡像網站、如何應用一些小插件……只要仔細搜尋一番,我購買的這套課程里所教授的內容,幾乎都可以通過免費的方式獲取。
而至于賺錢與否,這些“變現教學”或許可以幫有耐心的人賺到一些小錢,但依然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成本,甚至收入多少也要看運氣。
相比之下,賣賬號、賣課程顯然成為了最高效的方式。我的朋友圈里,的確已經有好幾個人在賣可以接入微信的ChatGPT鏡像網站。其中一個程序的收費為199元/年,升級版本的ChatGPT 4.0接口則是800元/年。我詢問了這位開發者的銷售情況,對方告訴我說,來打聽的人有一兩百個,但最終選擇了付費購買的只有二十幾個人。
“現在這個也卷到不行了,和我們做一樣產品的,有些甚至賣幾十塊錢一年。照我看來,這些人一定是收完錢后,中途就會跑路的。”他說。
與此同時,他詳細地描述了目前做鏡像網站的收費模式:“按照官方的ChatGPT 3.5模型來看,調用API接口的價格是0.002美元/1000token,而一個漢字大約是2.1個token,也就是說你和ChatGPT在交流的過程中,470個漢字大約要花0.002美元。看起來似乎不多,但首先,它是雙向收費的,你發給ChatGPT的內容和它回答的內容都是要計算token的。ChatGPT的回答往往非常詳細,一條回復動不動就幾百上千字,開發者花費的是真金白銀的美元。其次,目前幾乎所有的這類語言模型都有一個問題:它本身并不能記住上下文,也就是根本不能連續對話。目前實現的所有連續對話,都是將你和ChatGPT之前的聊天記錄,在每一次請求新內容時一起發送給ChatGPT。也就是說,這樣會造成指數級的token消耗。在一個會話中,你的每一次聊天請求,程序上都將之前的所有聊天記錄傳給了ChatGPT。”至于升級版本的ChatGPT 4.0的價格,則會更加“恐怖”,意味著這也不是一門輕松的生意。
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目前ChatGPT的應用更多的是作為一項完整工作中具體環節的輔助。一位做視頻拍攝的朋友告訴我,她的確利用ChatGPT完成了一條產品廣告視頻的文案,智能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為她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這依然只是她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然而“搶占先機,用ChatGPT搞副業賺錢”的說法,對于個體而言依然極具誘惑力,對于當下最先進的技術,人們都希望自己能順利“上車”。在金融市場上,如今也出現了人工智能泡沫化的風險。4月10日,《經濟日報》文章稱,ChatGPT在應用場景和商業化探索上還處于初始階段,一些公司在相關技術上并沒有太多突破,甚至不少公司業績處于虧損狀態,股價卻先突飛猛進。目前,ChatGPT概念板塊已經存在估值泡沫化跡象,截至4月6日,整個板塊市盈率已高達136倍。
付費課程最終沒能讓我賺到錢,但閑下來的時候,我很喜歡刷刷這門課程的作業分享區。很多人愉快地分享著自己剛剛學會的新技能:用ChatGPT畫各種想象力豐富的圖畫,為自己制訂英語學習計劃,做工作中的數據分析表格。也有人說,自己心情不好,讓ChatGPT給自己寫了一段相聲……
或許,這才是技術能給普通人帶來的快樂。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ID:neweeklylifestyle),作者:崔斯也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tougao@huxiu.comEnd